建寧縣率先建設“智慧河長”管理系統 有效推進“河長制”
新聞來源:晉江新聞網 | 發布時間:2017-06-273月起,福建全面推行河長制,以省、市、縣、鄉、村五級架構推行河長制,構建更為全面的河流保護管理機制。
建立一套長期可行、科學互動的流域管理系統,為青山綠水保駕護航,為河長治水提供智慧“大腦”,在這方面,有些地區已經有了良好的突破案例。
4月6日,福建省委辦公廳在《八閩快訊[增刊](68)》上通報了建寧縣全力落實“河長制”推進流域整治,取得成效的情況。建寧縣認真貫徹落實省、市關于加強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的工作部署,堅持“節水優先、空間均衡、系統治理、兩手發力”的治水思路,通過組織領導、強化防治、創新管制三方面全面推行“河長制”工作。特別是在2014年建寧縣就率先建立了“智慧河長”管理系統,推進“河長制”工作常態有效開展。
建寧縣“智慧河長”管理平臺的建立,通過運用“互聯網+”信息手段,有力推動了政府與公眾合力治水、線上與線下互動治水的局面。
“有了這個平臺,我們就有了智慧大腦和千里眼。”建寧縣“智慧河長”管理平臺負責人黃傳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說,該平臺主要整合了環保、雨情、水情、水質監測等資源,把全縣28條大小河流分成眾多的網格進行監測,從而實現智能化的管理。目前共有11路全球眼監控系統對全縣主要河流進行24小時監測。
據悉,該“智慧河長”管理系統由福建正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,建寧縣在2014年建設運行,融合了公司自主核心“IEGIS”技術,把全縣29條大小河流納入系統網格化管理,各鄉(鎮)河道專管員利用手持終端做好各河段的日常巡查,對河道衛生、亂排亂放、侵占河道違章搭蓋等現象進行巡查,并及時上報“智慧河長”平臺登記處理。目前全縣主要河道已架設監控探頭11路,實現了河流水質、衛生等狀況實時監控。系統結合了微信公眾監督臺,發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,進一步營造全面監督的工作氣氛。
據技術研發公司正揚科技技術負責人介紹,該系統平臺實現了:
信息集中、統一協作。各級河長只需要一個管理平臺、一張地圖即可開展工作,各種情況可以統一整合到同一個平臺,同時還可以整合相關部門數據接入平臺實現信息同步、協同工作和協同督辦。
管理透明、責任清晰。大河小溝被電子化清晰呈現,交接斷面、污染源、河長公示牌等信息一目了然;
各級河長只要點點手機就能上報、處理、反饋各種緊急涉河事件,撰寫電子版的“河長日志”,并且通過平臺對事件處理形成閉環管理;
老百姓想要查詢水質、尋找河長、舉報投訴,只要定位、上傳“隨手拍”照片,即可及時匯報發現的問題。
實時管理、高效處理。各地從Ⅰ類到劣V類的河道水質以不同的顏色標注,一目了然;可以實時監控河流周邊有無企業偷排污水、廢水,一旦發現異常情況,可通過平臺直接撥打企業主電話進行核查。
系統通過一段時間以來的長效運作,做到全面管理、有力監督、科學考評,有力確保了建寧縣實現“清新閩江源”,目前全縣水源地飲用水質達標率100%,地表水質常年保持Ⅱ類以上標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