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人民日報》頭版頭條關注建寧河長制工作
新聞來源:建寧縣新聞中心 | 發布時間:2018-05-12 5月10日,《人民日報》頭版頭條刊發文章《以更大的力度、更實的措施推進生態文明建設——書寫綠水青山新畫卷》。文中結尾處著重對建寧河長制工作取得的成效進行報道,讓建寧河長制工作廣受關注。
河道清理員在清理河道垃圾
該文充分肯定了我縣的河長制工作: 4月3日一大早,福建省建寧縣河道管理員李崇國就忙著巡查城區河道?!扒?!這河里有垃圾,不及時清理,會污染河道。”李崇國一邊說著,一邊用手機定位、拍照、上傳至“智慧河長”管理平臺。平臺管理人員看見這里的情況,馬上安排處理。 “有了這個平臺,我們就有了‘千里眼’和‘智慧大腦’?!薄爸腔酆娱L”管理平臺負責人黃傳發介紹說,該平臺整合了環保、雨情、水情、水質監測等各方面信息和資源。目前有20路全球眼監控系統對全縣主要河流進行24小時監測,92個行政村都有專管員和保潔員。
近年來,在全面貫徹落實“河長制”工作中,建寧縣通過學習借鑒綜治“1+N”網格化聯動、數字城管等先進管理模式,成功創建“智慧河長”管理平臺,探索出一套“河長制”管理新模式,為實現“水清、河暢、岸綠、生態”的宜居環境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與保障。
“智慧河長”管理平臺的建立是建寧縣落實“河長制”工作中的創新之舉。通過學習借鑒綜治“1+N”網格化聯動、數字城管等先進管理模式,并增設7路河道全球眼監控探頭,對縣域內主要河道進行全天候實時監控。2015年8月系統平臺正式投入使用。
河長制公示牌
此外,“智慧河長”管理系統還涵蓋了全縣“河長制”所有職能范圍,將系統化、精細化管理思路貫穿于“河長制”理念中,以縣級平臺為核心,從“條線”管理方面,將網絡延伸至部門的內部處室和部門監管的作業單位,實現了“條塊結合、一桿到底”新型河道管理格局。
建寧縣所轄村級河道專管員基本信息表
拆除非法采砂設備
近年來,建寧縣以建設“清新閩江源”為目標,以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為出發點,堅持依法治理環境、科學治理環境、全民治理環境,全縣水生態、水環境面貌明顯改善,各河流水質污染物指標顯著下降,全縣流域水質達標率、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都達到100%,城區和鄉(鎮)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和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達標率均達到100%。